大家都是幸运者,世界上只有幸运者。有朝一日,所有的其他人无一例外,都会被判死刑,他自己也会被判死刑,幸免不了。

这两天在赶due,总会心烦意乱,于是找到了《局外人》这本书,花了两天的空闲时间读完了这个哲学(?)著作。

第一次看完这本书的感觉就是有些莫名其妙,即荒诞。当我看到中间部分,默尔索对着雷蒙的仇人开了五枪, 而且文中的描述是这样的:是因为当时阳光太强烈,让我感到不适,所以我补了四枪(大致是这个意思)。到这里我觉得默尔索这个人荒诞至极,像是不受道德和法律约束的另外一类不具备社会属性的人。读到后面,更令我大开眼界的是法官(or 检察官,记不清了)。他并没有根据默尔索开枪杀人并且对着一个死人补了四枪这一违背法律的行为作出判决,反而是对他在他妈妈的葬礼中没有哭泣作出大量批判,法官和陪审团等众人的依据不再是杀人,而是不在自己母亲葬礼上哭泣,那这个人就一定是一个残忍的冷血动物。在一桩谋杀案中,道德却成为了判罚的标准。另外,从头到尾他们都在劝说默尔索去相信他们所相信的神,并且对默尔索的无动于衷感到同情甚至是恼火。

尼采一直强调道德是群居社会的产物,是扼杀个性和个人意识的。根据前文的描述,默尔索显然是一个个人意识大于社会意识的人。社会意识的目的从来不是毁灭异己而是同化异己,虽然默尔索的肉体被判处死刑,这并不代表他的“存在”也跟随生命一起消失。对他而言,判处死刑恰恰使他找到了真理。真理就是,默尔索对于自己存在过的这件事情有十足的把握。在结尾有这样一段话:“我曾以某种方式生活过,我也可能以另一种方式生活。我做过这件事,没有做过那件事。我干了某一件事而没有干另一件事……面对着充满信息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入戏有爱,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把一切都做的完善,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叫喊声。”

难以否认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结局,是默尔索活过一生,终于在死亡的面前发现自己存在的真理。他曾经以局外人的身份活着,又将以局外人的身份死去,对默尔索而言,生命的本身就是荒诞的,但是存在的幸福感却是真实的。